我们找到第217篇与厦门地铁线路:厦门地铁线路图片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厦门地铁线路:厦门地铁线路图片

早期厦门地铁3号线线路-厦门人看过来 从地铁规划变迁,秒懂政府更看...图片 36618 640x353厦门地铁图片 254717 354x500

厦门地铁图片 16334 308x220

厦门地铁4号线全线批复 18个站点线路提前曝光图片 524644 745x558厦门地铁图片图片 68921 500x456

厦门地铁1号线线路图-集美将建大批地铁综合体 业内 沿线房产升值在即图片 204651 560x800 [5] 最新厦门地铁线路:厦门地铁线路图片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厦门地铁一号线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厦门地铁线路:厦门地铁线路图片我们找到第1篇与厦门地铁一号线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厦门地铁一号线

厦门的地质条件,复杂到被称为 " 地质博物馆 "。土层水分太多、软硬交替不均、基岩突起、孤石很多,这些都成了地铁建设面前的 " 拦路虎 "。如果回到十多年前,很难想象以这样的地质条件,仅用近四年的时间,就可建设出一条轨道线网。今年 3 月 12 日,厦门地铁 1 号线全线 " 洞通 ",车站主体完工。这一刻注定被载入史册,厦门地铁建设者靠着智慧与果敢,创造出 " 厦门速度 ",续写城市建设的 " 厦门奇迹 "。这些天来,晨报记者采访厦门地质专家及多位厦门地铁建设者,还原地铁 1 号线建设者的心路历程。
1厦门被称 " 地质博物馆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专家断言:厦门地质条件不适合建地铁。在厦门轨道集团副总工程师徐超看来,就当年的科技水平与经济水平,想要克服厦门复杂的地质条件,的确有很大难度。徐超对厦门的地质条件颇有研究,他介绍:厦门岛处于 " 闽东燕山断坳带 " 东侧与闽东沿海变质带相接部位的中部,地下组成以花岗岩和风化后的花岗岩为主,花岗岩是一种非常坚硬的石头;加上厦门属于亚热带地区,雨水充沛,地下水位也高 …… 这些问题,都是地铁建设中最害怕的问题。
同样是建设地铁,厦门地铁工程难度明显更大。徐超举了个例子,长三角城市群如上海、南京、无锡、常州等地下水问题也很突出,但这些城市的地层以砂、土为主,盾构机一个月平均掘进 200 米。而在厦门,镇海路至将军祠段地质很硬,盾构机刀片损耗极大,所以选择矿山法(人工开挖)施工,一天只可挖几十厘米。2
全国各地专家 " 把脉问诊 "通俗地说,厦门地质软硬不均且分布不均,硬的非常硬,软的非常软,还遍布孤石,目前没有一个施工工艺可将这些问题一次性解决。" 软的地方我们就用盾构机掘进;花岗岩多的就用人工开挖;孤石我们先把它处理掉,再用盾构掘进。" 徐超说,最怕的就是软硬不均,无论是矿山法,还是盾构法都不好对付。
虽然现实中也是按这思路处理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徐超解释,一个区间差不多 1 公里左右,不可能频繁切割,一会儿矿山法一会儿盾构法,无论是从造价或施工组织、工效等方面来衡量都是不合适的。" 为了搞清地铁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我们进行了长达 1 年半的详细勘察、反复研究。" 徐超告诉记者,他们甚至收集老地形图,最早的地形图有 1945 年的,还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前来为厦门地铁 " 把脉问诊 "。
3孤石成地铁施工 " 拦路虎 "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应的结构形式也不相同。考虑到明挖对交通影响很大,因此岛内地铁施工基本上都采取盖挖和暗挖。在盖挖法和暗挖法中,若地下水位高就很危险,因为地下水会把泥土泡软,穿透墙体。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总部项目高级经理张文辉说,此前建设石鼓山立交下的三号竖井时,为运输设备、建材,专门修了一个长达 67 米的临时横通道," 处理高水位我们一般采取注浆加固土层,前期需耗费一些时间,仅修这条横通道我们就用了近一年 "。
孤石问题也是地铁施工的拦路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总部项目高级经理石文广深有体会,吕厝站施工时,最难的就是处理孤石,他把它们形容成恐龙蛋。石文广说,施工前,他们就通过地质钻机查找孤石,找到后再进行地下深孔爆破,把孤石先处理掉。吕厝站仅 1 号线部分处理的孤石就有 3000 多立方米,形象地说,这些孤石可以装满层高 3 米 1000 平方米的屋子。
4减少爆破震动保护老建筑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爆破技术,如何在施工中保护老建筑及周边住宅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厦门轨道交通集团质安管理部安全总白国斌说,镇海路至中山公园的路段处于老城区,车站基坑紧邻周边建筑,且周边建筑年代久远,有的离基坑最近距离仅
3.7 米。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保护周边古老建筑,施工采用了减震孔及数码雷管等措施,减少爆破震动;对于距离基坑过近的古老建筑,还采用了非爆方式开挖,确保古老建筑的安全与稳定。
同样,为减少粉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地铁施工也采取降尘降噪措施。中铁十八局厦门地铁 1 号线一标 3 工区经理宋臣召介绍,他们工地就采用移动式的喷雾机来进行抑尘处理,围挡喷雾系统定时喷雾,并在所有围挡的出入口的位置设置洗车台、洗车槽,所有进出工地的车辆,出围挡之前全部进行轮胎冲洗,防止工地泥土被带到外面的道路上。
【关键】科学技术发力 攻克地质难题厦门地铁建设,离不开一个大家伙———盾构机。在
9.6 米至 31 米深的地下,盾构机像一台巨型钻孔机,打通站与站之间的隧洞,提高了挖隧洞的效率。" 十多年前,我们的盾构机全靠进口,一台盾构机就要 4 个亿造价,当时不可能花几十个亿去买盾构机,而现在盾构机已国产化了,仅 1 号线使用的盾构机就有 15 台。" 徐超说,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和厦门经济实力提升,让厦门有了克服这些地质难题的可能。
盾构机有两层楼高、85 米长,重达 500 多吨,相当于 7 辆公交车一字排开那么长,100 多头成年大象的重量总和。因此,盾构机是下井后再组装的。一般而言,盾构机在
9.6 米至 31 米深的地下空间,每分钟掘进 40 毫米 -50 毫米,预计一个月可掘进 260 米 -300 米,是传统隧道挖掘工艺效率的 3 倍到 10 倍。但如果遇到孤石等特殊情况,就要爆破,将孤石震碎后再继续挖掘,这样就会耽误一些工期。
盾构机工作时,它的前端就像是一个 " 剃须刀 ",顶端有一个钢铁刀盘,在向前掘进时,刀盘旋转,切削下泥土。在切削土体前,先向土体喷上专门的泡沫剂,让原本坚硬密实的土壤变得蓬松。削下的泥土通过输送机和传输皮带,运送到盾构机后部的拖车中去。配套拖车会把这些泥土拉到施工井口处,再由井口上方的吊车吊出地面。与此同时,盾构机每前推
1.2 米,就会停止前进,由工人操作拼装机,拼出一环厚厚的钢筋混凝土盾壳 ( 管片 ) ,支撑起掘出的隧洞。
厦门地铁公布旅游及计次票票价厦门地铁开通在即,地铁旅游票和计次票票价也于昨日公布。对于需要长距离或频繁乘坐地铁的市民和游客而言,购买旅游票和计次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昨日在 BRT 前埔站和 BRT 莲坂站,不少市民发现站内正在限量销售地铁旅游票和计次票。晨报记者获悉,在 12 月 28 日至 12 月 30 日期间,旅游票和计次票在以上两个站点限量销售。不过市民也无须着急购买,地铁开通后,所有的地铁站点都会售卖旅游票和计次票。
据悉,旅游票分为鹭岛地铁一日票、鹭岛地铁三日票、鹭岛地铁七日票。旅游票在有效期内不限车站、不限次数、不限里程使用。此外,一日票自首次卡进闸后 24 小时有效,三日票自首次卡进闸后 3 日有效,七日票自首次进闸后 7 日有效。而计次票分为 15 次卡、30 次卡、50 次卡。计次票在有效期内不限车站、不限里程、按次使用。旅游票和计次票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使用有效,均不记名,不办理挂失、退票,不可重复充值使用。旅游票和计次票实行一人一票制,出站不回收,每次卡出闸后,10 分钟内不能在同一车站同一张卡进站。
此外,地铁 1 号线开通在即,望市民多给予理解和包容,可拨打热线 2506666 提出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