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图片

北京bj90: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Barbara 坐标: 39502 目录:/qutupian/

我们找到第71篇与北京bj90: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北京bj90: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北汽bj90动力信息曝光 北汽bj90何时上市图片 173325 608x456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今日股市最新消息 今日股市最新消息 12月03日早间私募内参传闻 股市...图片 20531 406x300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日股市利好利空消息 今日股市最新消息 四大利空PK六大利好 股市要...图片 23246 500x300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股市行情 股市最新消息 今日股市公告现利好 6股望爆发 4 5 个股分析图片 14545 500x305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东风日产玛驰北京大区上市图片 200417 1024x768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北京汽车E系列2014款越级上市仅售46800图片 54091 600x408北京80越野车4月23日上市 标准超军车4倍 -国内新车图片 165232 600x404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社保政策最新消息 北京用人单位补贴比例降低图片 164482 1075x685告设计 好消息 理财 矢量 理财图片图片 179918 924x966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能MPV新宠 北京伽途im系列新车即将上市图片 134755 1269x756 [1] 最新北京bj90: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可以看看这篇名叫长沙银行上市最新消息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北京bj90: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我们找到第763篇与长沙银行上市最新消息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长沙银行上市最新消息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长沙银行 A 股 IPO 方案于 11 月 17 日获得湖南银局批准,发行规模不超过 10 亿股,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该行核心资本。截至 2015 年末,长沙银行股份总数为


30.79 亿股,以此计算,获批发行规模占其发行后总股本的
24.5%。据证券时报,长沙银行早在 2009 年 3 月便与中信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但随后数年无实质性进展。此时距离该行完成上市辅导备案已经过去 7 年。

今年,A 股迎来一波地方性银行上市潮,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相继挂牌上市。据时代周报,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徽商银行等均在场外排队。业内人士分析,按经验,长沙银行将在数月内向证会递交上市招股书申报稿,意味着该行也将正式加入第三批地方中小银行上市潮。粗略统计,这一波中小银行上市潮中至少包括 20 家城商行及 20 家农商行。

城商行受经济下行冲击较小随着中国经济下行、银行息差收窄,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城商行受到冲击的程度比大型商业银行小。据《中国经营报》,A 股 16 家上市银行中,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 3 家城商行 2015 年全年净利润增速分别排名第


一、第二和第四位。此外,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2015 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报告,截止今年 4 月 18 日,已经发布 2015 年年报的 18 家 A 股和 H 股上市银行中,净利润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
5.48 个百分点至
1.91%。其中,五大行 2015 年净利润增速降至
0.69%,6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速为
4.21%,7 家城商行仍保持
26.6% 的增速。

这样的趋势也反映在了 A 股银行股的市净率上,农商行和城商行的市净率整体高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五大行。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然而,跟整个银行业一样,不良资产攀升是悬在城商行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据中国经济网,2015 年年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03%。其中,关注类贷款余额
16.25 亿元,比 2014 年增长 1
46.6%。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截至 2016 年三季度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加到
1.28%。根据银会数据显示,近年来,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逐步上升,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13 年年初的
0.83% 上升到了今年三季度的
1.51%。

而且,在此轮地方性商业银行 IPO 大潮中,屡次出现因为市盈率偏高而延迟发行的情况。比如,江苏银行(


6.88 倍)、无锡银行(
8.92 倍)、上海银行(
8.26 倍)、吴江银行(
12.62 倍)等,都发布公告表示," 由于本次发行价格对应的 2015 年摊薄后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存在未来发行人估值水平向行业平均市盈率回归,股价下跌给新股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根据《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管的措施》等相关规定,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将在网上申购前三周内连续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 ",发行时间因此顺延。

此前,《中国经营报》根据在湖南省联合产权交易所挂出一笔待转让的长沙银行股权(500 万股股权,挂牌总价格为 31


90.01 万元),与长沙银行 2015 年年报(每股收益为 1 元),计算出,长沙银行市盈率约为
6.38 倍。当时,这个数字略高于货币金融服务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市盈率
6.34 倍,但最近该行业的市盈率稍有上升,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最新数据为
6.47 倍。

此外,据时代周报,与其他城商行相同,长沙银行也面临着城商行股东人数冗多分散的情况。" 城商行的股东比较多,如果不清理不符合上市的规定,很多城商行迟迟没有上市的原因就是因为股东过于分散,而且股东众多。"11 月 3 日,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该行多次发出股权登记托管的工作通知,以完成股东清理工作,满足管要求。目前已有 3589 户股东办理了股权登记托管,已登记托管的股份合计占该行总股本的


99.38%。股权结构方面,长沙市财政局是长沙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
21.05%;第二大股东新华联占比
9.40%;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持股
8.57%。

最新长沙银行上市最新消息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华大基因上市最新消息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长沙银行上市最新消息我们找到第2篇与华大基因上市最新消息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华大基因上市最新消息(接上文:IPO 大事件 | 解密华大基因招股书:基因界的腾讯?(上))文 / 维尼熊 市值风云


4、财务报表分析
(1)、有 18 亿买理财,要融资 17 亿:
华大上市是机构的狂欢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应该是溜进了 " 其他流动资产 " 这个科目,你看这个科目 15 年的余额将近 19 亿,占流动资产总额的


61.79%。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么多钱拿去干嘛了?小编去扒拉了一下,发现华大拿了大把银子去理财了!具体买了多少?15 年底,理财产品余额
18.6 亿,16 年底,理财产品余额 16 亿!
小编这就要呵呵了,原来华大根本就不缺钱!你华大辛辛苦苦筹划上市,融资
17.32 亿,同时,手里撰着大把大把的现金,不知道怎么花,都拿去买理财产品了。

所以说这家公司上市的目的,不是要筹那几个钱,人家家里的钱多得花不完,吃瓜群众要问,那丫为啥上市啊?不为钱难道为名啊?华大也不缺名气,你没看到人家家里有几十家机构啊,都在望眼欲穿,不上市怎么退出呢?(至于你问我机构到二级市场来退出,筹码是派发给谁的,多高价格派发出去的,谁会是接盘侠……呵呵呵,今天天气很不错啊)。

再说下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营收在稳定增长。2014 — 2016 年,华大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29.06%、
36.79%、
35.77%,稍微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处于正常水平。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单位:万元)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3、历年的预收账款金额都比较大,且在负债中的占比都超过 50%,这个是个好现象,说明其产品还是蛮紧俏的。只是 2016 年预收账款并没有随着营收的增长而增长,预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在下滑,说明这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4)、盈利能力分析单位(万元)


3、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单位(万元)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现在来看,其实有点浪费,大规模融资,一级市场都快卖出了二级市场的价格,然后拿钱去理财,说明华大的高层战略规划不清晰,纯粹是为融资而融资。而现在华大是否被这部分高价突击入股的资金逼着来上市,市值风云(ID:mvlegend)就不得而知了。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本项目的目的是拟通过组织计算机软硬件专业人员设计优化在线生物信息云计算平台 BGI Online,以适应国内公有云服务器架构,大幅提升公司生物信息分析能力,改善产品交付周期,吸引全球顶尖生物信息分析软件研发人员,打造以基因测序为核心的生物信息云计算生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行业地位。项目建设期为 12 个月,计划总投资 15,8


82.9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2,7
41.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3,1
41.99 万元;预计将新增价值 50
5.16 万元的办公设备、电子仪器及附属设备。项目建成后,预计产生年均营业收入
2.83 亿元,年均净利润 9,5
92.73 万元,总投资利润率为
60.40% ( 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59.70% ( 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4.30 年(税后,含建设期)。


(2)、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升级项目本项目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分别由公司的子公司深圳临检、天津医检、武汉医检建设实施。公司拟通过升级扩建三地医学检验所,完善国内区域性临床应用业务布局,提升现有医学检验业务的生产和交付能力,扩展医学检测产品线,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打造公司医学检验整体解决方案平台,进而全面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渗透力。

深圳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平均年均销售收入 12,10


0.00 万元,年均净利润 3,6
89.77 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38.39%,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税后)为
3.82 年;天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 7,60
0.00 万元,年均净利润 2,4
27.72 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32.03%,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税后)为
4.23 年;

武汉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 8,5


50.00 万元,年均净利润 2,5
44.67 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29.81%,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税后)为
4.37 年。
(3)、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升级项目
本项目拟利用已有的研发水平、技术积累,在武汉建立计算峰值 IP flops 和存 储规模 230PB 的数据中心,借此提高小型的专用数据中心(生物信息一体机)的服务效率,使临床诊断分析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在精准医学服务平台进行,有效推进医院的研发项目合作和提升当前精准医学服务业务。同时与公司云服务生态平台的连接端口,帮助客户进行快速升级,激发其购买新的软件应用和数据的需求,进而帮助客户进行新的业务开发,催生更多的医学业务需求,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项目建设期为 24 个月,总投资 78,5


84.20 万元,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4)、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这个项目主要就是在天津建立一个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为公司的基因科研服务和生物医学诊断服务技术保障和发展的源动力。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基因科研服务研究和生物医学诊断服务研究,规划建立 11 个子中心。

本项目建设期为 24 个月,总投资 36,9


48.11 万元。该项目主要是做一些技术研发,也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5)、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这个项目主要就是公司局域网和信息系统建设及升级,一个可有可无的项目,纯属打酱油的,用来凑个数,没什么好说的。上述这五个项目,华大现在完全有能力和财力去搞,但是为啥一直没搞?非得等到上市融资来搞?所以说这些项目咱们看看就好了——募投不是目的,目的是风投机构要有个渠道来退出,仅此而已。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这个行业纵横十几年,其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品牌实力都算得上是业界翘首。但是这几年这个行业发展非常迅速,新进入者很多,替代品层出不穷,行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华大以前独霸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他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从他的四大业务类型来看,除了第一大类生育健康服务的发展比较强劲,其他三项都差强人意,基础科研类服务这个以前原本是第一大类的业务现在在不断萎缩。所以虽然现在华大的盈利能力还是不错,但是未来前景笔者并不十分看好。

华大基因上市前有大规模的突击入股的现象,融资收到的大量现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进一步说明其管理层对未来的归还并没有考虑的十分清晰,导致大量资金闲置。这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个什么好消息。由于理财产品的资金就足以支撑起这次所有的募投项目的资金需求,所以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对韭当割,人生几何。募投只是剧本,到二级市场来套点现、割点韭菜才是真谛。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本节作者 | 刁刚(交易研究组负责人) ( 1 ) 、管风险国内的基因检测、基因治疗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指引仍处于空档期,基因治疗或涉及传统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诊断服务技术管理、价格、质量管等一系列问题等,因此,在 2014 年 2 月国家总局、国家卫计委等两部门曾紧急叫停 " 基因测序 "。虽然在 2015 年 1 月份后逐步有条件放开,但是,从中可看出国家管部门对此持 " 谨慎 " 的态度。

未来这一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若出现相关由基因检测或基因治疗引起的医疗事故或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来自从业人员的信息,限于当前的医疗科技水平,仍有很多疾病是 " 能检测、无治疗 ",反而会给受检者造成心理压力,而个人基因信息的泄露或公开,也可能带来基因歧视。 ( 2 ) 、行业风险

目前整个基因检测行业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的基因检测标准和行业规范。一旦管机构统一规范行业标准,或对部分基因检测企业造成冲击。此外,来自基因检测业内从业人员的信息,基因检测门槛并不高,几年来众多中小企业介入基因检测领域,导致基因检测价格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进而整个基因检测行业毛利率持续下滑。华大基因通过买国外设备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这一细分领域的核心优势并不明显。其次,基因诊断,最核心的技术是基因治疗,这一领域,华大基因更不具备核心优势。

( 3 ) 、重要市场人群呈现下滑趋势目前在临床医学上,基因测序运用最成熟、最广泛的是产前无创基因检测、疑似遗传病患者检查。而这两块检测的主要群体是 1985-1995 年龄段适孕产妇。因我国特殊的生育政策,导致 90 后的出生率较 80 后下降明显,数据显示 80-84 人口出生率均值为


2.0%,85-89% 为
2.2%,90 后出生率均值为
1.8%,00 后的出生率均值为
1.2%。产前无创基因检测的目标人群出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愿渗透率能够对冲目标人群的出生率的下滑幅度),未来长周期内或对相关基因检测企业会形成较大的业绩增长冲击。

北京bj90_北京bj90上市最新消息图片

(尽量原文摘录;保证不篡改原观点)a、这个问题(行业盈利情况和可持续性)说起来不太容易。首先说行业盈利,目前看,据说华大是世界上 3 家能制造基因测序仪的公司之一,行业壁垒很高,但是我们如果把眼光提高一点,现在整个基因检测甚至说生物行业都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整个行业现在都属于烧钱阶段,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

至于可持续性,这个应该讲在业内存在争论,汪老师(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和程老师(程京,博奥生物创始人)2 个人分别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汪老师倡导未来生物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基因测序,而程老师认为重点应该在于生物芯片,这也是他们争论的焦点,也是为什么 2 家公司无法合并的原因。不过我们内部有一种说法,其实还是不想合并,合并了到底谁当老大?

所以作为可持续性来说,要看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如果作为科研,那么肯定会继续往下走,但是如果作为市场能认可多久,那就不好说了。b、大家普通的态度是觉得生物行业现在还不成熟,说的再直白一点,无论是程老师还是汪老师,都在说我们要改变人类的种种,但是事实上,至少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在我们已知的领域做了一些小幅的调整,但是并没有让我们对于人类自身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无论是生物体质方面还是人类意识形态方面。

c、我以前在 XXXX 工作(二者之一),2 个公司有共同的背景和特点,都是高级人才当大领导,所以一言堂是经常的(此处被修改;语气更缓和),导致公司整体运作有摩擦(此处被修改;语气更缓和),而且很多事情出现你可以想象出来的情况(此处被修改;语气更缓和)。END 本文来自市值风云 APP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日话题@方舟 88$ 华大基因 ( HUADA ) $

本话题在雪球有 4 条讨论,点击查看。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最新华大基因上市最新消息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基因编辑技术最新消息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华大基因上市最新消息我们找到第1篇与基因编辑技术最新消息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基因编辑技术最新消息

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张毓莹 通讯员 方玮 / 文 通讯员 黄允杰 / 摄台上拘谨少言,台下亲切健谈;生活中寡言少语,实验室内滔滔不绝 …… 无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初次见面的人,这是大家对中国科学院新晋院士、植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耀光教授最深的印象。深蓝色衬衫外套一件夹克,配上普通西裤,当选院士回校就被媒体追访的刘耀光,面对镜头依旧衣着十分朴素。说起自己的成名之路,也是言语不多,说话总是淡淡的。但谈到自己研究的杂交稻,刘耀光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做好水稻分子和遗传基础的研究,能够帮助我国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保证杂交稻的高产和稳产,这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铭记恩师:回国传承植物遗传学基础研究1977 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了 5 年的刘耀光,有幸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不满足于现有知识的他,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终于在 1984 年,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师从卢永根教授,从此开启了农业科学研究之路。成绩优异的他,1985 年获得了选派出国留学的机会,分别在日本香川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因认真执着,别人需要 4-5 年完成的博士学业,他 3 年就完成了。随后,他围绕着植物基因克隆这个主题,进行了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很快,植物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领域人们熟知了一个名字——刘耀光。

虽身在海外,刘耀光仍与恩师卢永根院士保持书信来往,从未忘记恩师的教诲。在日本研究所工作期间,刘耀光自主科研的空间较小,希望回国自主开展感兴趣的科研。在卢永根院士的鼓励下,1996 年 6 月,刘耀光选择回国发展,进入华南农业大学担任教授。" 当时讲师的工资每个月不足 1000 元,我也没有过多的想法,卢老师告诉我学校建立了一个遗传工程研究室,我就回来了。当时实验室只有一些基本的研究条件,和国外有较大的差距,但现在我们国内很多实验室的研究空间、仪器、设备经费甚至比美国都要好。" 刘耀光感慨地说。

采访中,刘耀光难掩对恩师卢永根院士的敬佩和感激:" 卢老师是一个生活简朴、科研踏实、学风严谨的人。前不久,卢老师将毕生积蓄的 880 多万元捐献出来资助和老师,反哺社会。" 在刘耀光眼里,卢永根院士不仅是他学业上的导师,更是我学风上和生活上的楷模。在卢永根院士的言传身教下,21 年来,刘耀光不仅生活简朴,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也非常节约,坚决把钱用在刀刃上,让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

刘耀光说:" 一个人热爱某项事业并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他的农业科学研究启蒙老师卢永根院士也曾评价刘耀光是一个追求科学、淡泊名利的人。认为他沉得住气,不骄不躁,他发表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品。追根问底:专注钻研杂交稻的 " 所以然 "从 1996 年 6 月,刘耀光从日本留学回到了母校华南农业大学开启科研工作起,他一直坚持杂交稻分子基础育性控制的研究方向,深耕这个领域 20 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他坦言:" 我们国家在杂交稻育种应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我们在分子、遗传基础研究的理论上却相对薄弱,对杂交稻育种材料如何进行育性转换、育性控制的分子机理是不清楚的。" 他强调:" 我们做科研就是要追根问底,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杂交稻育种材料的育性控制研究难度很大,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都在尝试解决。进入实验室 21 年来,刘耀光一直致力于攻克这一课题。尽管遇到不少困难,但刘耀光在努力过程中也不断有新的发现,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获得了 8 项专利。他告诉记者:" 做出成果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但发表论文却是一个很折磨的过程,投稿审稿纠结一番,论文发表那一刻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了一样,是非常喜悦的。"

近年来," 基因编辑 " 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依靠基因编辑技术,人类能够对目标基因进行 " 编辑 ",实现对特定 DNA 片段的敲除、插入等。有分析指出,在不久的将来,诺贝尔奖很可能会颁给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遗传基因编辑方面,刘耀光团队研究开发了一个基因编辑载体系统,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编辑结果分析软件的网络平台。

据了解,该载体系统在国际上应用非常广泛,但对科学界有很大贡献,目前每个月有几千次的访问量。" 我们的载体系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无偿开放给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家做学术研究。载体系统界面简单,降低了操作门槛;而我们软件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基因编辑、得到测序分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我们其中的一个对基因编辑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的子程序,一个月能达到一万多次的测试文件解读。"

薪火相传:一门三院士科研精神代代传承谈到增选为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院士,刘耀光只是简单地表达了喜悦和感激:" 科学是无止境的,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出现新的问题,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我会继续探索,希望还能有新的发现。"刘耀光当选院士的消息公布后,华南农业大学官微也迎来了众多人的点赞。不少人都关注到,华南农业大学的卢永根院士是刘耀光农业科学研究的启蒙老师,也是科研工作的引路人,而卢永根院士又是丁颖院士的。" 一门三院士 ",丁颖、卢永根及刘耀光,师徒相传,在植物遗传学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优良传统得以传承。

说起对他的印象,同行们都有赞不完的形容词,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高超的试验设计能力和技术以及忘我的拼搏精神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生谭健韬告诉记者:" 只要不出差,刘老师都泡在实验室里。" 在研二的赵延昌看来,刘耀光是一位既和蔼又严格的导师," 刘老师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他已经是教授的级别了,在我原来的印象中教授应该是很严肃的,但刘老师给我的感觉很和蔼。而在科研上,刘老师非常严格,他要求我们定期跟他汇报我们近期做的事情,对的课题他一定要了解得很透彻,生怕走错了方向。"

如今,论文越来越成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此,刘耀光这样建议青年科研工作者,既要有长线目标,也要注重当前短期产出," 青年科研工作者要认准并且自己的研究方向,才能做出成果,但在过程中也需要兼顾论文考核。"刘耀光的陈乐天如今已经是华南农大生命科学学院 " 珠江学者 " 特聘教授了。陈乐天回忆到:" 刘老师做科研是非常细致的,他对实验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是非常关注的。他甚至会知道你构架载体的时候具体用的是哪个酶、酶切位点是什么、设计的引物是什么。有时可能自己都忘了自己之前做了什么实验,但刘老师就会记得做了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怎样。他的记忆是非常清晰的,这也是因为他非常专注于做科研才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刘耀光表示:" 卢永根院士曾教导我对科学要保持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传承,作为接力棒,我也希望把这份薪火传递下去。"对话刘耀光:杂种不育性问题基本被打破新快报: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做杂交稻的研究工作?刘耀光:有兴趣做。亚洲栽培稻(籼稻和粳稻)是从野生稻演化而来的。他们的基因组序列很相似,但一些关键的基因发生了改变,通过人工选择,让它从野生种变成了栽培种。这既是一个很有趣的基础生物学问题,又是人类对植物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搞清楚这些问题,一方面搞清楚了基础生物学的问题,同时又能促进作物遗传育种工作。

当然有时候也会碰到困难,也有灰心的时候。但最终还是会沉下心来,一点点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也会根据情况调整策略,适当放弃一些,经过多年的积累,主要问题都基本按照设想解决了并有所创新发现。新快报: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每一次攻克科研难题后的感受吗?刘耀光:每次研究做出了结果,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其发表过程,是喜欢的过程也是折磨的过程,纠结奋斗一番后,作品终于发表出来,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了一般,那时候是非常喜悦的。

新快报:你平时都是如何安排科研的时间的?刘耀光:我不出差的时候,基本都在实验室。如果想做好,都会尽量抽时间做科研,不分什么白天黑夜的。新快报:现在农学相对冷门,人们对他的关注度可能也不太够,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刘耀光:世界上大米的出口量是非常小的,尽管我国现在的大米产量自给自足,但面对战争、气候这些不确定因素,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粮食的高产和稳产在我国是至关重要的。

新快报:目前,远缘杂交稻杂种不育的问题,是否可解决了呢?刘耀光:目前的基因编辑非常有效,是革命性的技术。我们用最新基因编辑技术打破杂种不育问题,可以说基本实现了,主要的几个杂种基因已经克隆了,克隆后,可通过基因编辑手段,将不亲和的变成亲和,让其育性恢复正常,产生可育的杂交种子。目前,在单个基因实验上已经成功了,多个基因的实验也将继续进行。快的话,可能明年就能发表科研结果,但生产上的大规模运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最新基因编辑技术最新消息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基因修复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应用中大显身手:通过改造基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基因编辑技术最新消息我们找到第1篇与基因修复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应用中大显身手:通过改造基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基因修复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应用中大显身手:通过改造基

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发展,到现在已发展到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第三代基因技术 CRISPR/Cas 克服了传统基因操作的周期长、效率低、应用窄等缺点。作为一种最新涌现的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 能够完成 RNA 导向的 DNA 识别以及编辑。通过一段序列特异性向导 RNA 分子(sequence-specific guide RNA)引导核酸内切酶到靶序列处,从而完成基因组的精确编辑,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高效率,近几年成为炙手可热的基因编辑手段,目前已广泛用于模式生物研究,医疗,植物作物,农业畜牧等领域。


1、磨快 CRISPR 利器,加快科学发现CRISPR/Cas9 的出现给了科研人员无限想象的可能,基于 CRISPR/Cas9 的技术很快就被广泛应用于全世界各个实验室中,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最常用的几种应用。早期,科研人员通过同源重组(HR)介导的基因打靶技术来实现基因编辑,但因效率太低,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一系列通过核酸内切酶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被开发出来,通过这些核酸内切酶切割特定的基因组序列,借助细胞自身修复体系如非同源末端连接或同源重组修复方式,并由此达到改变基因组序列的目的,锌指核酸内切酶(ZFNs)、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s)以及 sgRNA 介导的 Cas9 核酸内切酶正是基于此原理工作的。

锌指核酸内切酶(ZFNs)和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s)均可通过蛋白 -DNA 相互作用识别基因组上的特定 DNA 序列并完成特定位点的切割,但是它们因效率低下、可选潜在位点少、成本高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直到 CRISPR/Cas9 系统的出现,科研人员才找到了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简单易用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 出现之后,科研人员最先想到的便是将其运用到基因编辑上了,根据目标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设计 single guide RNA(sgRNA)并与含有 Cas9 编码序列的质粒一起转入细胞,sgRNA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引导 Cas9 蛋白靶向目标 DNA 序列,Cas9 蛋白会在该位点切割 DNA,引发 DNA 双链断裂(DSB),此时细胞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NHEJ)完成 DNA 的自身修复,因修复过程中常常发生碱基的添加和丢失,而最终导致基因的移码突变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或者针对目的基因的上下游序列各设计一个 sgRNA,从而引发该基因上下游同时发生 DSB,再通过 DNA 损伤修复机制将断裂的上下游两端的 DNA 连接在一起,引发 DNA 片段缺失,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如果在此基础上为细胞引入一个修复的模板质粒,细胞就会以此模板进行同源重组修复,如果引入的修复模板是一个想要插入的基因,便可在特定的位置进行基因敲入了。


2、神奇的 dCas9 多功能工具包随着人们对 Cas9 研究的不断深入,Cas9 发挥功能的结构基础也渐渐明确,在 Cas9 发挥切割 DNA 的功能时,它的两个结构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是 RuvC 和 HNH,其中 HNH 结构负责 sgRNA 互补链的切割,切割的位点位于 PAM 的 5" 端的第三个碱基外侧,RuvC 结构域负责非互补链的切割,切割位点是在 PAM 上游的 3-8 碱基之间,当将这二者同时突变失活,便产生了失去 DNA 切割活性的 Cas9 蛋白了(dCas9),dCas9 虽然失去了对 DNA 的切割能力,但依旧可以在 sgRNA 的引导下到达指定的 DNA 序列处,这是基于 sgRNA – dCas9 复合体的这一特征,若在 dCas9 上融合不同功能的结构域,便可在特定的 DNA 区域完成不同的修饰了,这便形成了基于 CRISPR/dCas9 的工具包了。

脑洞大开的科学家利用 dCas9 蛋白,开发出各种用途的工具,可谓是把 CRISPR/dCas9 利用得淋漓尽致,这里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研究人员针对目标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设计 sgRNA,使得 sgRNA – dCas9 复合体靶向结合到目标基因的启动子上,因 dCas9 蛋白带来的空间位阻可干扰转录因子的结合,从而引发在转录水平上的干扰基因表达的效果,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更佳的干扰效果,一些能够引发基因转录阻遏的结构域也被融合到 dCas9 蛋白上,如 KRAB(Kr ü ppel-associated box)等。

既然可以通过 CRISPR/dCas9 实现基因表达的干扰,那是不是也可以通过 CRISPR/dCas9 实现激活基因表达呢?答案是肯定的。科研人员通过向 dCas9 上融合 vp64(四个串联的 vp16)、p65AD(p65 activation domain)等促进促进基因转录的结构域,实现基因的内源性激活,在经过各种优化之后,比如由 vp


64、p65AD 和 VPR(Epstein-Barr 病 R 反式激活因子 Rta47)组成的三联结构域(dCas9 – VPR)就可以实现很高水平的内源性激活基因表达的效果了。

通过基于 CRISPR/dCas9 的基因表达干扰和内源性激活工具的建立,使得科研人员在进行诸如基因功能研究的工作时有了更为简单、高效且低成本的研究工具。这很大程度上为科研人员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3、精准编辑表观遗传修饰表观遗传研究是近些年来非常火热的领域,DNA 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等都在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 CRISPR/dCas9 在表观遗传的研究中也成为了十分强大的工具。比如 CRISPR/dCas9 介导的靶向 DNA 甲基化修饰,我们知道在 DNA 甲基化过程中 DNA 甲基转移酶(DNA methytranerases,DNMTs)起着关键的催化作用,而且大部分 DNA 甲基化都发生在 CpG 岛,因此研究人员尝试着将 DNMTs 的催化结构域融合到 dCas9 上形成 dCas9-Dnmt3a3L,并通过 sgRNA 的引导靶向目标 DNA 序列的 CpG 附近催化其甲基化,以实现 DNA 甲基化的定点编辑。相似地,研究人员将在 DNA 去甲基化过程中起关键催化作用的 TET1 蛋白的催化结构域融合到 dCas9 上形成 dCas9-TET1,同样的通过 sgRNA 的引导靶向目标 DNA 序列的 CpG 附近,可以实现去甲基化修饰。

再如 CRISPR/dCas9 介导的靶向组蛋白修饰,与靶向 DNA 甲基化修饰相似,一些和组蛋白修饰相关的酶包括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KDM1A)、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以及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等也被融合到 dCas9 蛋白上,以实现靶向组蛋白修饰。除以上的应用外,CRISPR/dCas9 还被用于其他多个领域,比如将 EGFP 融合到 dCas9 上,通过 sgRNA 靶向特定 DNA 序列实现基因组成像。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 CRISPR/dCas9 的 enChIP 技术,以来探测特定基因组区域上的 DNA- 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 sgRNA 靶向特定基因组基因座的标记 dCas9 的抗体免疫沉淀,之后通过蛋白质谱(enChIP-MS),鉴定与之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这些工具的开发都极大地帮助了科研人员,使得之前无法实现的操作成为可能,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


4、基因及物靶标基因的确定以往基于 ZFN 或 TALENs 的基因组编辑技术,需要针对 DNA 靶序列设计蛋白质,而 CRISPR 技术仅需要根据不同的靶序列合成相应的 80nt 左右的 sgRNA 来引导 Cas9 蛋白对序列进行修饰,这就实现了基因编辑技术的高通量应用。CRISPR 全基因组筛选技术可用于必需基因及物靶标基因鉴定。多伦多大学 Jason Moffa 研究组建立了覆盖全基因组 gRNA 库并在 5 个细胞系中逐个敲除了
1.8 万个基因,最后鉴定出在不同细胞系间保守的 1580 个必需基因构成的 "core fitness genes"。同样,美国达纳 - 法伯癌症研究所 W. Nick Haining 研究组通过 CRISPR/Cas9 系统性地敲除了黑色素瘤细胞的 2368 个基因,发现 ptpn2 基因缺失会使这些癌细胞对 PD-1 阻断更加敏感。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Michael Diamond 研究组利用 CRISPR/Cas9 鉴定在宿主细胞中坚定了黄病感染所绝对必需的 9 个基因,其中 spcs1 基因缺失时,不仅降低黄病感染率,而且对细胞也不产生副作用,这将是一个潜在的黄病物靶标。


5、疾病建模及器官供体产生CRISPR/Cas9 作为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同样可被应用于建立疾病模型及培育供体器官。基因治疗可实现在患者自身细胞中纠正遗传缺陷,并结合其他生物学技术在体外培育出组织特异性的 " 类器官 ",对于疾病建模、物筛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研究有极大意义。CRISPR 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非人类哺乳动物的疾病模型建立,将更有利于疾病致病机理和治愈研究。

此外,CRISPR 技术还可应用于大型动物的基因编辑以研究免疫排斥及跨物种的疾病传染,从而解决异种移植器官来源的瓶颈,猪被认为是人体异种器官来源的首选动物,而目前猪器官用于人类的主要障碍为免疫排斥反应,及猪内源性逆转录病(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es,PERVs)带来的医疗风险问题。eGenesis 公司杨璐菡博士与哈佛大学 George Church 教授利用 CRISPR 进行基因改造一步让 62 个 PERV pol 基因关闭,因而将来自 PERV 的传染风险降低了三个数量级,成功培育出不含 PERVs 的猪品系,作为安全有效的异种移植器官来源,这些研究让猪成为病人的器官来源更有前景。


6、基因疗法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准确地改造人类基因,达到基因治疗效果。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通过在小鼠胚胎中注射 CRISPR/Cas9 纠正白内障小鼠模型中的遗传缺陷,所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并能将修正后的等位基因传递给它们的后代。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症,也是最常见的致命性遗传病之一,是由肌营养不良蛋白 dystrophin 基因突变引起。杜克大学 Charles Gersbach 研究组应用 CRISPR/Cas9 在 DMD 小鼠中将 dystrophin 基因突变的 23 外显子剪切,而合成了一个截短的但功能很强的抗肌萎缩蛋白,这是生物学家 " 首次成功地利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治愈了一只成年活体哺乳动物的遗传疾病 "。

基因编辑技术联合免疫疗法在肿瘤及 HIV/AIDS 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细胞治疗是非常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CAR-T 细胞疗法在 B 细胞恶性血液肿瘤治疗中已经取得硕果。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王皓毅研究组利用 CRISPR/Cas9 技术在 CAR-T 细胞中进行双基因(TCR α subunit constant 和 beta-2 microglobulin)或三基因(TRAC,B2M 及 programmed death-1)敲除。美国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 Michel Sadelain 研究组发现 CRISPR/Cas9 技术将 CAR 基因特异性靶向插入到细胞的 TRAC 基因座位点,极大增强了 T 细胞效力,编辑的细胞大大优于传统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中产生 CAR-T 细胞。

继诺华的 Kymriah 以及 Gilead(kite Pharma)的 Yescarta 接连上市,CRISPR Therapeutics 公司也在应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同种异体 CAR-T 候选产品。2016 年 10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肿瘤医生卢铀领导的一个团队首次在人体中开展 CRISPR 试验,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提取出免疫细胞,再利用 CRISPR/Cas9 技术剔除细胞中的 PD-1 基因更有助于激活 T 细胞去攻击肿瘤细胞,最后将基因编辑过的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


7、致病菌及抗病研究微生物种群与人体医学,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北卡罗来纳大学 Rodolphe Barrangou 与 Chase L. Beisel 合作通过使用基因组靶向 CRISPR/Cas9 系统可靶向并区分高度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并程序性去除细菌菌株,意味着 CRISPR/Cas9 系统可开发成精细微生物治疗体系来剔除有害致病菌,人类将有可能精确控制微生物群体的组成。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Udi Qimron 将 CRISPR 系统导入温和噬菌体中在侵染具有抗生素抗性的细菌以消灭此类细菌,CRISPR 系统已具有成为新一类抗生素的潜力。Locus BioSciences 公司也在开发在噬菌体中开发 CRISPR 系统以达消灭难辨梭菌的目的。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Zhijian Tu 研究组在雄蚊子中进行 M 因子基因编辑,可以导致雌雄蚊之间的转化或雌蚊的杀戮,从而实现有效的性别分离和有效减少蚊子的数量,也将减少寨卡病及疟疾等传播。基于 CRISPR 治疗不仅可以应用于根除共生菌或有益菌群的病原体,也可应用于靶向人类病,包括 HIV-1,疱疹病,乳头瘤病及乙型肝炎病等。具有纯合的 32-bp 缺失(Δ 32)的 CC 趋化因子受体 5 型(CCR5)基因的患者对 HIV 感染具有抗性。因此加利福尼亚大学 Yuet Wai Kan 在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中利用 CRISPR 系统引入纯合 CCR5 Δ 32 突变后,诱导分化后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对 HIV 感染具有抗性。天普大学 Kamel Khalili 课题组应用 CRISPR/Cas9 系统在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精确编辑 HIV-1 LTR U3 区,从而在将艾滋病病从基因组中剔除。


8、核酸诊断及细胞事件记录Cas12a(Cpf1)属于 CRISPR 家族另一核酸内切酶,它也可被 gRNA 引导并剪切 DNA。但是,它不仅可以切割相结合的单链或双链 DNA,也剪切其他的 DNA。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Jennifer Doudna 研究组开发了基于 CRISPR 的一项新技能——基因侦探(DNA Endonuclease Targeted CRISPR Trans Reporter (DETECTR)。利用单链 DNA 将荧光分子和淬灭分子连接构建成一个报告系统,当 CRISPR-Cas12a 在 gRNA 引导下结合到目标 DNA 并发挥剪切作用时,报告系统中的 DNA 也被剪切,荧光分子将被解除抑制。此系统在致癌性 HPV 的人的 DNA 样品检测 HPV16 和 HPV18 变现极佳。

布罗德研究所 Feng Zhang 研究组开发的基于 CRISPR 的 2 代 SHERLOCK (Specific High Sensitivity Enzymatic Reporter UnLOCKing),原理是利用 Cas13a 被激活后,可以切割除靶序列外其他的 RNA 的特征,引入了解除荧光分子的抑制。此工具可实现一次性多重核酸检测,可同时检测 4 种靶标分子,额外添加的 Csm6 使得这种工具比它的前身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并将它开发成微型试纸条检测方法,简单明了易操作,已被研究人员成功应用于 RNA 病,如登革热病和寨卡病,及人体液样本检测。

Broad 研究所 Did R. Liu 研究组利用 CRISPR/Cas9 开发了一种被称为 CAMERA(CRISPR-mediated analog multi-event recording apparatus)的记录细胞事件的 " 黑匣子 " 他们利用这个系统开发出两种细胞记录系统,在第一种被称为 "CAMERA 1" 的细胞记录系统中,研究人员利用细菌中质粒的自我复制但又严格控制其自身数量的特征,将两种彼此之间略有不同的质粒以稳定的比例转化到细菌中,随后在接触到外来物刺激时,利用 CRISPR/Cas9 对这两种质粒中的一种进行切割,通过对质粒进行测序并记录两种质粒比例的变化来记录细菌接触外来刺激的时间。另一种细胞记录系统被称为 "CAMERA 2",它利用基于 CRISPR/Cas9 的碱基编辑系统实现在细胞内特定信号发生时改变遗传序列中的单个碱基,以此实现对诸如感染病、接触营养物等刺激的记录。这套技术的出现将很大程度的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各类生命活动的发生发展规律。


9、人类胚胎基因组编辑2015 年 4 月,中山大学的黄军利用 CRISPR/Cas9 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同源重组修复了胚胎中一个引发地中海贫血 β -globin gene(HBB)的突变。2016 年,广州医科大学的范勇团队在三原核受精卵中,应用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 受精卵中的基因 CCR5 进行编辑引入 CCR5 Δ 32 纯合突变由于当时脱靶效率问题突出,产生了镶嵌式的受精卵。

2017 年 8 月 2 日,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胚胎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心 Shoukhrat Mitalipov 研究组公布了其应用 CRISPR 在人类胚胎中进行 DNA 编辑的结果,纠正了突变的 MYBPC3 基因,其突变会引起心肌肥厚并将年轻运动员猝死。往期精彩文章回顾:亿欧大健康聚焦丨 FDA 两大信号:多基因全面检测推动精准医疗未来从三胞集团健康版图,看百亿级并购重组路

推荐阅读